138、神医22(2/2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域名已更换,请牢记新域名:www.oldtimescc.com

AD4
听见:“大哥,我这都是为了你好啊!林淡那些书她看也看不懂,为何不借给郑哲和小草儿看一看?他们医术高出她不知道多少倍,若是得了启发,或可治好你的双腿。好东西到了识货的人手里才能发挥作用,林淡假模假样地捧着那些书看,如今已过去一年多了,她看出什么名堂来了?大哥你狗咬吕洞宾,不识好人心!不过几本书而已,你就拿鞭子抽我,难道在你心里,林淡比你的亲弟弟还重要?”

    老太君和薛夫人围在薛伯庸身边劝说,却不敢去夺他的鞭子,生怕把他从轮椅里撞下来,伤上加伤。

    “不问自取视为盗,你们盗窃林淡的东西,还有理了?”薛伯庸冷笑道:“你们怎知她医术不好?你们怎知她拿那些医书无用?那都是她父亲留给她的遗物,比任何金银财宝都贵重!来人,即刻去萱草堂,把林淡的东西都给我找回来,少了一本,我拿你们是问!”

    几名侍卫齐声领命,打马去了。

    薛伯庸撩起衣摆,缓缓站直,一字一句道:“我这双腿是林淡治好的,日后谁若是为难她,就是在为难我,我必不轻饶。”话落扔掉几欲断裂的马鞭,头也不回地离开正院,脚步既沉又稳。

    老太君和薛夫人看呆了,吊在房梁上的薛继明看呆了,路上遇见他的仆役全都看呆了,一个个露出瞠目结舌、不敢置信的表情。

    “那,那是大公子?”一名仆妇结结巴巴开口。

    “是大公子没错!大公子的双腿痊愈了,能走了!”不知谁欢呼一声,这才唤醒了极度震撼的老太君和薛夫人。

    直到此时老太君才想明白,为何林淡走时会说她使命已经完成。却原来她早就把大孙子的腿治好了,却未曾狭恩图报,更未曾得意忘形、四处张扬。她还像以往那般无微不至地照顾大孙子,默默无闻地出去行医救人。若是没有那些医书,她不会有今日的成就,大孙子也不会有今日的康健,那都是她父亲留给她的宝贝,是家传的绝学,岂容旁人觊觎?

    可他们不但放任了吴萱草和郑哲,还主动把她的家传宝贝借了出去,这不是忘恩负义、过河拆桥吗?林淡被气走了,走时把所有遗物都撇下,可见已对薛府彻底冷了心。她已习得一身绝学,去了外面自是海阔凭鱼跃,天高任鸟飞,又哪里还会回来?而薛府得罪了那样一个神医,日后大孙子的病情倘若出现反复,还能去求谁?

    老太君越想越心焦,越想越懊悔,捡起马鞭亲自抽打薛继明,口里叱骂道:“你有什么资格骂林淡丧门星?所有的事都是你闹出来的,你哥双腿稍有起色,你又和吴萱草联手,把林淡逼走了,你哥的腿若是再出问题,你能把自己的腿锯断了给他接上吗?军队你执掌不了,军务你处理不了,整日只想着儿女情长,你长这么大,有干过一件好事吗?那个吴萱草明里借书,暗里却觊觎别人的绝学,也不是一个好东西!你是瞎了眼才会看上她!”

    薛夫人完全不管被毒打的小儿子,一个劲地指使仆役,“你们还愣着作甚,赶紧去把林丫头找回来!快去呀!”儿子的腿好没好全她半点不知,会不会反复她也不知,林淡不在,她这颗心就落不回实处。若是早知道林淡如此有出息,她一定把她当祖宗一般供起来!

    与此同时,薛伯庸正派人四处寻找林淡,然后把她的书房封存起来,派兵把守,绝不允许任何人靠近。

    半个时辰后,前去萱草堂索要医书的侍卫回来了,指着多出来的一本说道:“将军,这本书是我们从吴萱草的药房里搜出来的,她硬说这本书是从古董店里买的,绝非林姑娘的东西,您看看是不是?”

    看见熟悉的封皮,薛伯庸立刻意识到,这本书绝对是林家老祖留下的传承,扉页写着《杏林春》三个字,翻开后,里面记载的却不是医术,而是内功的修炼法门,附录里言之凿凿地道——若要修习林氏医术,必要先练此功,否则针灸之法与推拿之术,都无效用。

    薛伯庸见过林淡那套书,又如何不知道这本《杏林春》并不在其列?但他合上扉页,笃定道:“这的确是小丫头的书,合该物归原主。”至此,他总算明白了吴萱草的打算。原是她偶然得到这本医术,获悉了林氏传承,又见过林淡手里有另外几本,这才动了歪心思,想凑一个整套。贪心不足蛇吞象,说的正是她。

    作者有话要说:  ps:本文所涉及到的病症以及疗法,参考了黄永源老师的《奇难杂症精选》、李可老先生的《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》、从春雨老师编著的《近现代25位中医名家妇科经验》,张明、郑心老师编著的《中草药的美丽传说》等书。

    中医真的很神奇,只是因为传承丢失,西医壮大导致中医断代,部分中草药灭绝以及药性流失、方剂失传等因素才会衰微。

    有人说中国古代人平均寿命短,可见中医不靠谱,其实不是的。他们计算平均寿命的方法不科学,把几次大的战乱都算进去,自然而然就把我国古代人民的平均寿命拉低到了二十多岁。但如果当时的人平均寿命普遍是二十岁的话,又怎么会有十五及笄,二十弱冠的说法?女子十五岁、男子二十岁才算成年,岂不一成年就要死了?

    另外,我国古代还有三十而立,四十不惑,五十知天命,六十花甲子,七十古来稀,八十为耄耋的说法,可见在当时的社会,高寿之人还是很多的,也不算稀奇。

    中医传承了几千年,肯定是有它的生命力在。

    好了,今天忽然话痨了,我自己都有点不习惯,哈哈哈。 .

章节目录